皇家网上娱乐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皇家网上娱乐 >> 具体新闻内容

“冲补强”重点学科巡展:教育学学科

教育学学科,2017年成为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2018年成为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学科。

教育学始终坚持围绕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目标,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秉承“立足粤北、对接地方教育发展需求、突显师范教育优势、打造粤北教育智库”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把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条件建设和社会服务等统筹纳入教育学科建设大系统,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段实施,以人才团队建设为抓手,以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教师教育为纽带,凝聚学科队伍,汇集各类资源,坚持科研和教学相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不断拓展学科服务领域,提高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学校进一步发展提供学科支撑。

一、学科方向、研究内容

经过多年学科建设经验积累和成果积淀,教育学科将研究重点集中在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论三个方向。

高等教育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评价、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内分流和大学教学学术等;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方向秉承“实践为先,持续发展”的理念,致力于粤北基础教育课程,特别是民族音乐、民族体育、民族美术等特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教师教育研究重点探讨粤北特色的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心理健康和教师教育信息化等。

二、建设举措

(一)组织管理措施

构建了“学科负责人统筹、研究方向负责人分工实施、团队成员协同落实”的多责任主体学科建设机制,构建了有利于学科建设的内部决策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绩效考核机制。面向校内外选聘了10位高水平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负责研究中心建设规划、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等的咨询和指导。

(二)队伍建设措施

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氛围和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从教学、科研等多层次重点扶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严格选拔制度,实行滚动竞争,对入选各层次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研究经费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和支持各方向带头人、学术骨干通过出国进修等方式提高学术水平。建立专项基金,培养硕士生导师队伍。通过兼职硕士导师培养、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中心成员进修访学以及中心成员的补充机制,强化研究队伍,制定了《皇家网上娱乐印发<韶关学院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规定>的通知》、《皇家网上娱乐印发<韶关学院加快引进青年博士人才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




(三)科学研究措施

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加强学科梯队建设。注重科研平台建设,突出科研的前瞻性,注重科研的创新性。构筑学术平台、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加强科研软硬件条件建设,改善科学研究的条件与手段。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完善科研项目配套制度和科研成果奖励制度,采取倾斜政策,鼓励和督促教师重视科研,加大奖励力度,对国家级课题、C类以上权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创新团队项目、省部级奖励等给予重奖,大力支持建设成效显著的研究方向,充分调动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极性,促进科研成果上层次。积极争取各级政府支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社会捐资210万元,建立中英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加强经费管理,按时开展招标采购及安装调试工作。运用《韶关学院科研奖励办法》,充分调动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极性。

4.人才培养措施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改革;创新教学技术与手段,加强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大力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引进校外学科智力资源向本科生开放。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逐步积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验,为申报硕士点打下良好基础。

5.资源条件建设措施

按照学科建设要求加快资源整合,集聚全校师范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学部和各类综合服务平台,搭建科学规范的教科研平台。近3年来,每年争取上级资金及学校配套投入不少于500万元用于仪器设备、信息资源与平台、研究基地、实践基地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2017年以来,教育学学科建设共投入2390万元,完善教科研环境,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建基地、共建课程、共享师资,提高服务地方教育发展的能力。

三、建设成效

(一)学科队伍建设

出台系列政策与措施,通过提高人才待遇,改善用人环境等方式,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此外,学校还先后与北江中学、韶关一中等开展互聘工作,外聘韶关五中、韶关九龄中学等中小学骨干教师为兼职教师。与华南师大、广州大学共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培养全日制教育硕士过程中,强化兼职硕士生导师的培养




依托重点学科,建立教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省级教学团队,打造优秀教科研师资队伍,加强本校在职教师教育,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围绕教学设计、教学指导、教育技术融合、课堂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有针对地组织教师教学发展活动,开展了教学设计和说课、微课制作和教育软件评比、青年教师教学等竞赛活动。

2018年度,我校在广东省第四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中喜获佳绩,荣获省赛文科组一等奖1项,工科组二等奖1项,理科组三等奖1项,刷新了我校参加广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我校再次荣获优秀组织奖。

小学教育、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3个师范专业入选2019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义务教育师资培养

三年来,每年培养师范毕业生约1800人;师范生获得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奖66项,省级专业技能竞赛奖219项;约1500名传统师范生修读教师教育类课程,约800名非传统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师范生总体平均就业率97.56%;师范生考研录取率高于全校平均数。

为助力我省对口援藏工作,实现校地协同创新、协同育人,2015年启动大学生援藏支教项目,是广东省最早援藏的高校。截止目前,学校选派了10批共324名大学生(师范生)志愿者赴西藏林芝支教。2017年度,韶关学院大学生援藏支教志愿服务队荣获“广东省共青团员先锋岗(队)”称号、“林芝市巴宜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韶关市“志愿服务金奖”。

实施“山区教师提升计划”。与广州大学共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三年来,与广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喀什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95名。通过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在培养模式、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培养面向越来越广,专业领域逐年拓宽,获得导师资格的专任教师及招生人数稳步增长,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迈入新台阶。

通过“蒲公英计划”、转岗培训等项目为粤北地区美术、音乐、科学等紧缺学科培训教师525名。将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和在职培训需求有机融合,为韶关市、清远市中小学教师开发“小学全科教师专升本学历教育”,近两届培养了1300名教师,该项目获2018年全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

(三)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

近三年立项科研课题共5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1项已结题),省级课题19项;承担横向课题9。发表C级科研论文19篇,出版著作8部。

立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6项,省级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项目2项。主编出版教师教育系列教材7部。




建成6门省级教师教育类在线课程。建成中小学职前职后课程304门,建成知网基础教育数据专库和中小学同步教学资源库,有900个教师培训类专题讲座和教学录像。充分利用区域丰富的红色文化、丹霞文化、珠玑文化等资源,建设本土化特色化校本课程。

近三年学科成员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科研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2项。近三年获软件著作权和专利20项。

2017年以来,累计承办学术会议14场,其中省级会议3场。

(四)条件建设

依托教育学重点学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广东“新师范”建设实施方案》为蓝本,立足粤北,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协同合作,积极创建“国家级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和教育部“信息技术类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平台”,建立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粤北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基地)、禅宗文化研究中心等7个教科研平台。利用2019年冲补强经费210万,改善省级教师综合技能训练中心。

同时,学校分别与韶关市教育局、清远市教育局、河源市教育局签订《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合作协议》,与17个县(市、区)教育局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整合教师教育资源,推进教师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共同探索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新体系和新内容。建成中小学职前职后课程304门,建成知网基础教育数据专库和中小学同步教学资源库

20196月,建立粤北地区学校联盟,为粤北五市本科、高职、中职学校协同创新、协同发展搭建平台,推进学科专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新时代粤北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依托重点学科,在教育学院建设了教师教育实验实训室和教育现代化研究室共27个,面积近3000平方米;建设了互联网+教师教育学习应用平台。建立远程学习与校本研修的网络平台,平台可同时满足电信网和教育网带宽接入,与市县“校校通”网络高速相连,与区域内所有学校互连互通。指导和管理省级“三名”工作室 43个,在10 个区县建设了31个校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其中10个获省级示范性基地。

(五)服务地方,辐射区域教育事业发展

服务国家和地方义务教育发展。重点学科带头人皇家网上娱乐,作为广东省高校中唯一连续2届担任国家督学的专家,同时担任广东省督学顾问,带队或参加国家对省、省对市及县的督导检查、验收、考核等工作,足迹遍布我国13个省(市、自治区)60个县。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门给课题负责人和所在单位发来感谢信,对其在国家教育督导所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师培养培训质量、规模和成效明显提升。三年来,共完成省级项目48项共5321人次;市、县级项目41项共45142人次。经我校培养培训的中小学教师有105人获评省级优秀教师;完成了六期市名师名校长培养项目,学员全部成为市级学科骨干,其中90%的学员成为学校中层以上管理骨干或教育部门领导、教研员,40多名培养对象获评特级教师,5位学员获评省级名师,5位学员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称号。




合作的5个县区通过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县验收。50所深度合作的农村中小学获县级以上课题138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6项,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论文等奖项151项。此外,该学科还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开展决策咨询、教育规划等方面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托重点学科,教育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团队开展志愿“心”育心理帮扶,为全市中小学校师生送去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培训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专业人才。每年辅助心理咨询中心对新生进行团体辅导、心理测量、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和心理健康日宣传活动。对韶关市区中小学校和多所高级技校和技师学院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活动。与韶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韶关市人民检察院、广东省武江监狱等单位合作,开展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援助服务。定期与韶关市科协、韶关市社科联以及社会机构合作,参与公益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在韶关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积极发挥师范类二级学院专业优势,服务地方。音乐学院与乳源瑶族自治县进行项目合作,组建一“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队,深入乳源县各乡镇、村落、文化站等多地开展文艺帮扶。